为持续深化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引导青年学子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深度融合,近日,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星火” 智汇乡兴实践团走进重庆市潼南区米心镇苦竹村,在当地西瓜种植基地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实践学习活动。
细雨濛濛中,实践团成员抵达种植基地时,全国劳动模范、农民高级技师陈春兰已在此等候。这位带领乡亲们用瓜果铺就致富路的 “带头人”,带着同学们踏入被雨丝浸润的绿色瓜田。在详细讲解西瓜种植技术、品种选育与病虫害防治知识后,陈春兰现场开启 “西瓜成熟度识别” 教学课堂 —— 她结合二十余年种植经验,从外观、声音、触感三个维度拆解判断技巧:成熟西瓜表皮花纹舒展清晰、色泽均匀,瓜脐内凹且果柄绒毛稀疏;轻拍时会发出 “砰砰” 闷响,区别于未成熟果实的清脆声;表皮光滑坚硬,瓜蒂处带有自然收缩的质感。

在陈春兰的手把手指导下,同学们轮番上手实践:俯身观察纹路走向,侧耳倾听拍打声韵,指尖感受果皮硬度。“不同品种的纹路差异会影响判断吗?”“阴雨天会不会干扰果实成熟节奏?” 大家围绕细节踊跃提问,田间地头的问答声与瓜叶上的雨滴声交织成趣,热烈的互动让理论知识在实操中逐渐清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细雨已歇,瓜香萦绕,苦竹村的土地铭记下年轻学子奔忙的身影与炽热的心跳。这场与西瓜的“亲密接触”,是一次汗水与土地交融的洗礼,是课堂理论在广阔天地间的淬炼与回响。田间互动拉近了青年学生与农民的距离,增强了服务乡村的责任感;青年学子们以脚步丈量田埂的宽度,以双手感知农业的温度,将科技兴农的星光与青春无悔的汗水,一同深植于苦竹村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这细雨中的实践,播下的不仅是西瓜的种子,更是智慧的火种与振兴的信念。当青春与“三农”相遇,其光芒必将在未来照亮更加广阔丰饶的中华大地。实践团指导老师在总结中说到,“希望你们记住这片土地的温度,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供稿:通信工程学院;编审: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