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线上的青春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向日葵”青年志愿者服务支队的战疫向阳记(一)

2020年02月18日 16:30 点击:[]

鼠年来临,在这本应是阖家欢乐的日子里一场前所未有的战役悄然开始。新型冠状病毒迅速扩散。面对这场不期而遇疫情防控阻击战,大街小巷虽少了往日的热闹,却多了些红色身影——身穿红马甲,戴着一顶小红帽,口罩遮去了大半面容是他们每日的标配,这群志愿者的红色身影中也有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向日葵”青年志愿者服务支队的志愿者身影。为打赢这场没有销烟战火疫情防控战役,奉献每个人的微薄之力,“向日葵”青年志愿者服务支队的队员们像一朵朵带去阳光和希望的向阳花一样,在重庆的各区各县各村各街道,绽放自己的温暖。

李迅同学是计算机类1902班的团支部书记,也是一名优秀的志愿者,00后的他热心于公益事业,保持每年两次400cc献血,在校时也多次参加各项志愿活动。当疫情肆虐全国时,他积极响应共青团中央“返乡大学生团员们,请到社区(村)报道”的号召,2月初就开始在重庆市奉节县永安街道竹枝社区报名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在社区报道的时候,李迅说:“作为一名想要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大学生,一名团的基层干部,在国家有需要,人民有需要的时候,就应该主动响应号召,为国为民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他戴上口罩,挂好鲜红的“疫情防控”臂章,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在锦江小区内进行上门排查,他负责30层楼180户人家,挨家挨户关心居民们的身体状况,提醒居民疫情期间的安全事项和防疫的注意事项……作为团学部门的干事,他多次受到部门表扬,是部门里其他同学学习的榜样,此次响应号召,他就是在部门通知了看到了共青团中央的推文。作为班上的团支书,他积极鼓励支部内团员响应共青团中央的号召,拒绝安逸生活,直面病魔,为人民做贡献。

李迅同学上门入户做居民健康情况登记

软件(电商)1801班的张美佳同学不仅是一名团学干部,更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她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戴上口罩,别上红袖,投身于家乡万州区郭村镇瑞池乡的疫情防控工作。为了控制人员流动所可能引起的病毒传播,郭村镇采取了“三天一户一人”的防范措施,村委会给每户都发放了一张出入卡,每户每三天可凭此出入卡出一人进入镇上买生活用品。她的主要工作就是在入镇口检查每个出入人员的出入卡,还有挨家挨户测量体温,帮助一些老年人填写疫情人户排查表。同时也要提醒村民们出门佩戴口罩,避免人员聚集,勤洗手勤通风等防范措施。

张美佳同学挨家挨户为村民测量体温

家住开州区三汇口乡大石社区的杜连秋同学,从2月7日开始协同社区人员在重点地段排查外地车辆并进行登记记录,劝导居民不得走亲访友,宣传防控疫情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十来天的疫情防控志愿活动,她表示:“虽没有冲在最前线的医护人员勇敢,但只要政府需要我,我永远在。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一起抗过这次给祖国的挑战。”

杜连秋同学在重点地段协助交警排查外地车辆

面对如此严峻的疫情,网络1802(专本)班的学生袁松,从2月8号社区开始实行封楼等防护措施时,第一时间到万州区龙居镇赶场社区报名参加卡口值班,并协助当地社区人员检查楼栋安全,提醒大众群众安全事项及疫情期间的防护工作等。他说“面对疫情,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出一份力。社区里里的老年人都能出去义务值班,我们年轻人更应该站出来,虽力量有限,但绝不退缩。”

袁松同学因防疫值班需要在坚守的工作岗位上吃饭

软信1802班的陈凯能,作为班级生活委员的他,在班上尽职尽责、和同学关系融洽、积极向上、乐于助人。当疫情蔓延时,身为入党积极分子的他毫不犹豫地投身到防控疫情中去,从2月1日他就在万州区龙驹镇岭上村,给身边的长辈和村民普及相关知识,让他们不要掉以轻心。2月10日正式协助当地工作人员排查外地车辆,秉着绝不放掉一个有疑似病情的人员为原则,尽心尽责的为人民服务,不惧风雨。

齐心协力、共克时艰!我们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 供稿